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光孝寺 清 · 全祖望
 出处:度岭集
仲翔负直节,垂老乃投荒。
饥啖荔支实,渴饮诃子汤。
未知粤后进,阿谁为登堂。
至今寓寮畔,书带尚成行。
我亦肮脏人,南来漫鼓箧。
浮屠不知儒,但礼六祖塔。
谢赐御书大通禅师碑额状721年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四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
内侍尹凤翔宣示御书大通禅师碑额六字。
画起平云。
点蹲芒玉。
戈矛攒倚。
鸾鹤交飞。
神功发于至想。
思成于元德。
实谓天龙捧持。
虚空称赞。
逝者如在。
荐福知归。
臣栖志禅门。
撰碑灵塔。
幸遇圣情崇道。
御书假贷。
刻星辰于嘉石。
烂日月于封邱
感极悲生。
恩深无荅。
臣无任望外殊泽之至。
丁丑春日偕广洽法师等访高僧弘一日光岩下蒙赠以《佛法导论》诸书归福州后续成长句却寄 民国 · 郁达夫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不似西泠遇骆丞,南来有意访高僧
远公说法无多语,六祖传真只一灯。
学士清平弹别调,道宗宏议薄飞升。
中年亦具逃禅意,两道何周割未能。
至马坝喜晤孝则盛九万宗度袁凤文苏武显朝何彼秾及之衍侄孙分日留饮赋此纪实 其六 民国 · 李洸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六祖谈经地,天涯若比邻。
黄花仍罩眼,白日渐磨人。
久历风波险,来寻骨肉亲。
宝林今夜月,休与照兵尘九万显朝彼礼之衍,是日同游南华寺。)
长寿寺住持成果上人 清 · 周冠
 押纸韵
昔登鹫峰寺隐公谈玄旨。
蒲褐屈双足,梵音宣一指。
道佛不在经,得者如穿蚁。
道经亦有佛,悟者如牧豕。
灵山本无地,掬之在尺咫。
出世非忘世,佛亦求诸己。
聆此颇称善,妙论欲予起。
茫茫众生劫,忽忽十余纪。
朅来珠江游,两载滞行李。
丛林每探胜,问道寻释子。
缁流亦有徒,钟磬惟食耳。
谁能阐宗风,一畅禅家理。
成师本慧异,少即达生死。
壮年历四方,大刹皆投止。
内典得师授,旷然无涯涘。
归来主名山,知识为上士
登坛一棒喝,闻者俱粲齿。
忽焉若猛省,鞭辟更入里。
经佛两融液,若冰之在水。
余艺擅岐黄,利济心所喜。
能事复通儒,间亦涉书史
小诗格律奇,岛瘦差可拟。
纵笔扫尺素,寒梅香满纸。
赠予两三幅,墨沈留霜蕊。
此品自超卓,亲炙非俗鄙。
俨从隐公游,不觉颠厥趾。
我闻六祖时,一偈悟佛氏。
欲证菩提身,夙根原有以。
传法得南宗,愿言从此始。
晓了禅师塔碑 武周 · 释忽雷澄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三
师住匾担山。
号晓了
六祖之嫡嗣也。
师得无心之心。
了无相之相。
无相者森罗眩目。
无心者分别炽然。
绝一言一响。
响莫可传。
传之行矣。
言莫可穷。
穷之非矣。
师得无无之无。
不无于无也。
吾今以有有之有。
不有于有也。
不有之有。
去来非增。
不无之无。
涅槃非灭。
鸣呼。
师住世兮曹溪明。
师寂灭兮法舟倾。
师谭无说兮寰宇盈。
师示迷途兮之义乘。
匾担山色垂兹色。
空谷犹留晓了名。
华长老题名记1101年1月1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广东省韶关市
学者以成佛为难乎?
累土画沙,童子戏也,皆足以成佛。
以为易乎?
受记得道,如菩萨大弟子,皆不任问疾。
义安在?
方其迷乱颠倒流浪苦海之中,一念正真,万法皆具。
及其勤苦功用,为山九仞之后,毫釐差失,千劫不复。
呜呼,道固如是也,岂独佛乎?
子思子曰:「夫归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孟子则以为圣人之道,始于不为穿窬,而穿窬之恶,成于言不言。
人未有欲为穿窬者,虽穿窬亦不欲也。
自其不欲为之心而求之,则穿窬足以为圣人。
可以言而不言,不可以言而言,虽贤人君子有不能免也。
因其不能免之过而遂之,则贤人君子有时而为盗。
是二法者,相反而相为用。
儒与释皆然。
华长老明公,其始盖学于子思、孟子者,其后弃家为浮屠氏。
不知者以为逃儒归佛,不知其犹儒也。
南华六祖大鉴示灭,其传法得眼者,散而之四方。
南华为律寺。
至吾宋天禧三年,始有诏以智度禅师普遂住持,至今明公盖十一世矣。
明公东坡居士曰:「宰官行世间法,沙门行出世间法,世间即出世间,等无有二。
今宰官传授,皆有题名壁记,而沙门独无有。
矧吾道场,实补佛祖处,其可不严其传,子为我记之」。
居士曰:「诺」。
乃为论儒释不谋而同者以为记。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一日记。
大照禅师塔铭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奂上人至。
传诸大德意。
令弟子撰和上碑。
但重元门深。
□四海大君者。
我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之谓也。
入佛之智。
赫为万法宗主者。
我禅门七叶大照和尚之谓也。
是以从无因得。
不出三界。
清泰运。
昭宣圆。
常洽著菩萨之本心。
密住依国王之信力。
四生于涅槃者。
不其广欤。
和上讳普寂
俗冯氏。
长乐信都人也。
其先毕公高之后。
毕万入晋。
受邑于魏。
支子食采冯城。
因而得姓。
洎亭为韩上党守。
在赵为华陵君。
异汉征西将军
思义骠骑将军
家于河南
今为河东人也。
祖居士讳道相
经德营道
晦用藏密。
居士讳会均
艮背园庐。
飞遁乡邑
和上生而茂异。
长而开明。
神清体闲。
气和志远。
栝树虽小。
其根巳深。
河源则微。
其流可大
欣愿去结。
永言依僧。
尝以德业书绅。
艺术从学。
负笈梁许。
抠衣班马。
博总经籍。
殚极天人。
以为洪范九畴。
周易十翼。
虽奥旨元邈。
然大略回疑。
不若别求法缘。
幽寻释教。
时大梁璧上人以义解方闻。
敷演云会。
遂听法华经唯识起信等论。
巨石投水。
其入甚多。
修坂走丸。
所适弥远。
重依东都端和上受具。
转奉南泉景和上习律。
超契心地。
忽见光明。
随止作行。
得亲近处。
于是贞观嵩阜。
隐居半岩
布褐一衣。
麻麦一食。
中夕叹曰。
文字是缚。
有无是边。
盍不以正戒为墙。
智常为座。
发广大愿。
修具足慈。
他方七宝之山。
路远难到。
自境四念之地。
身乐且安。
犹曰密印者谓之师。
先觉者谓之达。
吾当求矣。
此其时哉。
将寻少林法如禅师
未臻止居。
巳承往化。
追攀不及。
感绝无时。
芥子相投。
遇之莫遂。
甘露一注。
受之何阶。
翌日。
远诣玉泉大通和上
膜拜披露。
涕祈咨禀。
良马易进。
良田易平。
加之思修。
重之勤至。
宝镜磨拂。
万象乃呈。
玉水清澄。
百丈皆见。
衡山之石。
更悟前身。
新丰之家。
自然本处。
此者五岁。
约令看思益。
次楞伽。
因而告曰。
此两部经。
禅学所宗要者。
且道尚秘密。
不应眩曜。
和上旁求僻陋。
宛在园林。
夹江之间。
之下。
鮀蜃每作。
虺蜮交驰。
顷差他人。
必辞痼疾。
和上愿充僧使。
便得经行。
心无所存。
背无所倚。
都忘禅睡。
了悟佛知。
两马一车。
进念同辙。
一鸟二翼。
定慧皆空。
此者复二年。
大通和上深赏重之。
人未之兰若。
今将自之。
大通止曰。
嵩山亦好。
至于再。
诺而居焉。
长安年。
度编岳寺。
神龙岁。
请不哭泣而不言。
缁素坠心。
栋梁落构。
以为四害腾口。
谁者能缄。
五欲乱绳。
谁者能截。
乃合谋悉意。
闻香求花。
鸟随风。
轮随迹。
咸请和上一开法缘。
使四园可游。
八池可浴。
则僧非聚食。
人异散心。
愿闻乐器之音。
用滋毛孔之润。
和上曰。
夫净灯可以照胜宅。
助风可以持宝城
今何为乎。
且千车之声。
不入于耳。
万人之请。
谁听其言。
神龙中
孝和皇帝诏曰。
大通禅师降迹阎浮。
情存汲引。
戒珠圆澈。
流洞鉴于心台。
定水方澄。
结清虚于意府。
原其行也。
既无人而无我。
测其理也。
亦非断而非常。
然而示彼同凡。
奄随运往。
形虽已谢。
教乃恒传。
其弟子僧普寂
夙参梵侣。
早簉法筵。
得彼髻珠。
获兹心宝。
释迦流通之分。
终寄于阿难。
禅师开示之门。
爰资于普寂
宜令统领徒众。
宣扬教迹。
俾夫聋俗。
咸悟法音。
考功员外郎武平一奉宣圣旨。
慰喻敦劝。
和上犹逡巡辞避。
不获巳仍曰。
广大者莫极于虚空。
我性相能遍。
元妙者莫深于开示。
我定慧能传。
未或不从应身。
而建四生法主
未或不登正觉。
而启一佛度门。
曷敢当仁。
以膺求我。
且正见了见。
转次既殊。
浣家锻家。
习性亦别。
草席遇水而紧。
草绳遇水而舒。
地水火风。
青赤白黑。
八万烦恼。
八万解脱。
翳憍慢之山。
金椎难碎。
贪恚之毒。
龙珠不消。
诸生当诵戒经。
以传正受。
开元十三年
恩诏屈于敬爱寺宴坐。
逮十五年。
上将幸于京师也。
优诏曰。
慎言义福宜从驾。
和上留都兴唐寺安置。
由是法云遍雨。
在其根茎。
妙音尽闻。
惟所围绕。
其始也。
摄心一处。
息虑万缘。
或刹那便通。
或岁月渐證。
总明佛体。
曾是闻传。
直指法身。
自然获念。
滴水满器。
履霜坚冰。
故能开方便门。
示直宝相。
入深固藏。
了清净因。
耳目无根。
声色亡境。
三空圆启。
二深洞明。
是故闻者斯来。
得者斯止。
自南自北。
若天若人。
或宿将重臣。
或贤王爱主。
或地连金屋。
或家蓄铜山
毂击肩摩
陆聚水咽。
花盖拂日。
玉帛盈庭。
和上洗然若虚。
旷然若谷。
不见施者。
不知受焉。
遂龙象之所崇。
惟塔庙之所供。
但趫猿自息。
醉象皆调。
闻是名者。
不生四趣。
蒙其润者。
便过四禅。
则有学富蓬山
经通贝叶。
百家奥旨。
三藏真言。
曜星。
飞电。
莫不杜口折角。
失客革心。
二十七年秋七月
诲门人曰。
吾受托先师。
传兹密印。
远自达摩菩萨导于可。
可进于璨。
璨钟于信。
信传于忍。
忍授于大通
大通贻于吾。
今七叶矣。
波罗密是汝之师。
奢摩他门是汝依处。
当真说实行。
自證潜通。
不染为解脱之因。
无取为涅槃之会。
诸生殊不知其故。
呜呼。
八月二十四日有弥留。
怡然坐灭于都兴唐寺
享寿八十九。
夏五十二。
闻哀行哭。
临堂抚膺。
云雾冒山。
江河奔海。
沸渭坌入。
阴沈弥望者。
至于百万。
皆曰。
天地德。
不踰昼水。
神明之祐。
未际入流。
今之我闻。
异于汝说。
沐浴智慧之海。
超腾生死之河。
崇化先。
痛深物表。
情可理割。
义可事诠者。
尝以前圣后贤。
示迹开教。
降生所以传法。
归尽所以同凡。
久留则厌闻恐其慢易。
终去则追远欲其怀思。
忘其身而神迁益
间其法而事稀弥重。
始终权实之化。
不断不绝。
究竟诱进之益。
无去无来。
河南尹裴公名宽
飞表上闻。
皇情震悼。
诏曰。
大士遗荣。
岂贵于名称。
前王表德。
必在于袖崇。
同德兴唐寺故大德僧普寂
资于粹灵。
是为法器。
心源久
戒行弥
既来理而悟空。
每导凡以宗圣。
慈悲所应。
汲引盖多。
冀永年
式宏像教。
遽从迁化。
用谢浮生。
言念于此。
良深悯惜。
宜稽其净行。
锡以嘉名。
示夫将来。
使高山仰止。
可号大照禅师
归本居葬日。
量借威仪手力。
上将变易之岁。
累告门人曰。
久居山水。
缘亦在焉。
及泥日。
天竺兴唐缁似。
皆请卜而厝之。
表而祈之。
唯岳寺一方。
地震雪下。
少室偫巘。
树折霜封。
九月八日
恩私果令归葬。
二十一日。
金棺发轫。
卤簿启行。
或两都倾城。
或四方布路。
持花者林指。
执绋者景移。
三条之中。
泣泪如雨。
重城之外。
号叩若雷
䌽云二时。
自都达岳。
白露数里。
弥川遍空。
二十四日。
穸于岳寺之旧居。
礼也。
门人等修罗死慈。
岛人死义。
血现于体。
绳系于床。
佥某拾衣。
一心起塔。
尘多折轴。
箭重回舟。
衔石而海水可填。
而佛恩难报。
二十八载十一月十五日
恩旨许焉。
仍委寺主慧远上座崇泰都维那昙庆等。
载令构缉。
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恩旨迁藏海寺于和上河东旧宅。
廓为寺焉。
建塔追崇也。
且爰自六叶。
式崇一门。
未诵戒经。
或传法要。
大通以凡例起谤。
将弃我闻。
深解依宗。
遽求圣道。
所以始于累土。
渐于层台。
摄之孔多。
学者弥广。
故所付诸法。
不指一人。
西河
有疑夫子。
郑元北海
自袭马融
至于密意除知。
慧心入境。
因日照。
方见日轮。
终以佛光。
乃明佛道。
岂伊也。
而敢议之。
大弟子惠空胜缘等。
相与追过去。
示方来。
一以抒宿心。
存妙用。
一以奉慈训。
宏教门。
腾净行于松阡。
刻师资于石字。
其词曰。
三界渺茫。
四生沈痗。
尘境延歊。
荫欲攻内。
明镜虚受。
大慈圆对。
法鼓震惊。
魔军消溃(其一)
千佛转觉。
七叶相承。
护持俗谛。
应现真僧
长河皎月。
静室明灯。
梵经滋广。
禅林蔚兴(其二)
童稚初心。
儒释兼致。
梁陈咨禀。
伊洛勤匮。
虽臻阃域。
犹执文字。
古城元远。
空门深邃(其三)
逝将分赴。
曾是幽求。
玉泉谷口。
甘露山头。
慧日一照。
浮云四收。
给园都邑
鹫岭嵩邱(其四)
大通往生。
后觉来问。
妙法终启。
苦言未顺。
愿发他心。
稍宏本分。
固让固请。
不矜不训(其五)
德音光被。
皇华荐臻。
曲荷天奖。
昭宣法轮。
总总缁素。
憧憧搢绅。
以智慧水。
洗烦恼尘(其六)
慈摄云奔。
檀施山积。
无相无愿。
不受不斤。
龙象兴补。
塔庙光益。
香花户庭。
护念泉石(其七)
同人将灭。
依宗阐教。
草系尔师。
宴居尔照。
闻哀行哭。
惟艾及少。
命鸟无翼。
慈舟失棹(其八)
渥恩痛悼。
追谥哀荣
塔遂嵩岳
仪从洛城
灵舆顾步。
天乐凄清。
追攀雾委。
感动雷惊(其九)
入室来思。
登坛永慕。
密教不纪。
后生何趣。
石塔兮若割。
仰金字兮如注。
杖亿劫兮昭阳。
与四法兮安住(其十)
天宝元年二月十五日建。
嵩岳寺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三
凡人以塔庙者。敬田也。
执于有为。禅寂者。
慧门也。得于无物。
今之作者。居然异乎。
至若智常不生。妙用不动。
心灭法灭。性空色空。
喻是化城。竟非住处。
所以平等之观。一洗于有无。
自在之心。大通于权实。
导师假其方便。法雨任其根茎。
流水尽纳于海壖。聚沙俱成于佛道。
大矣广矣。不可得而谈也。
嵩岳寺者。后魏孝明帝之离宫也。
正光元年。榜闲居寺。
广大佛刹。殚极国财。
济济僧徒。弥七百众。
落落堂宇。踰一干间。
藩戚近臣。逝将依止。
德圆戒。作为宗师。
后周不祥。正法无绪。
宣皇悔祸。道叶中兴
明诏两京。光复二所。
议以此寺为观。古塔为坛。
八部扶持。一时灵变。
物将未可。事故获全。
隋开皇五年。隶僧三百人。
仁寿一载。改题嵩岳寺
又度僧一百五十人。逮豺狼恣睢。
龙象凋落。天宫坠构。
劫火潜烧。唯寺主明藏等八人。
莫敢为尸。不暇匡补。
王充西拒。蚁聚洛师。
文武东迁。凤翔岩邑。
夙承羽檄。先应义旗。
挽粟供军。悉心事主。
傅奕进计。以元嵩为师。
凡曰僧坊。尽为除削。
独兹宝地。尤见褒崇。
实典殊科。明敕荐及。
不依废省。有录勋庸。
特赐田碾四所。代有都维那惠果等。
勤宣法要。大壮经行。
追思前人。髣髴旧贯。
十五层塔者。后魏之所立也。
发地四铺而耸。陵空八相而
方丈十二。户牖数百。
加之六代禅祖。同示法牙。
重宝妙庄。就成伟丽。
岂徒帝力。固以化开。
其东七佛殿者。亦曩时之凤阳殿也。
西定光佛堂者。瑞像之戾止。
昔有石像。故现应身。
浮于河。达于洛。
离京毂也。万辈延请。
天柱不回。惟此寺也。
一僧香花。日轮俄转。
其南古塔者。隋仁寿二年
置舍利于偫。以抚天下。
兹为极焉。其始也。
亭亭孤兴。规制一绝。
今兹也。岩岩对出。
形影双美。后有无量寿殿者。
诸师礼忏诵念之场也。则天太后护送镇国金铜像置焉。
今知福利所资。演成其广。
珠幡宝帐。当阳之铺有三。
金络花鬘。备物之仪不一。
皆光满秋月。色陵渥丹。
穷海县之国工。得天人之神妙。
逍遥楼者。魏主之所构也。
引流插。上激登楼。
菱镜漾于玉池。金虬飞于布水。
食堂前古铁钟者。重千斤。
函二十石。正光年中寺僧之所造也。
昔兵戎孔殷。寇攘偕作。
私邑窃而为宝。公府论而作仇。
后有都维那惠登。发夕通梦。
迟明独往。以一己之力。
抗分众之徒。转战而行。
踰晷而至。虽神灵役鬼。
风雨移山。莫之捷也。
西方禅院者。魏八极殿之馀趾也。
时有远禅师。坐必居山。
行不出俗。四国是仰。
百福攸归。明准庸。
光启象设。南有辅山者。
古之灵台也。中宗孝和皇帝诏于其顶。
追为大通秀禅师造十三级浮图。及有提灵庙。
极地之峻。因山之雄。
华夷闻传。时序瞻仰。
每至献春仲月。讳日斋辰。
雁阵长空。云临层岭。
委郁贞柏。掩映天榆。
迢进宝阶。腾乘星阁。
作礼者便登师子。围绕者更摄蜂王。
其所由焉。所以然矣。
若不以达摩菩萨传法于可。可付于璨。
璨受于信。信恣于忍。
忍遗于钟于今和上寂。
皆宴坐林间。福润宇内。
其枕倚也。阴阳所启。
居四岳之宗。其津梁也。
密意所传。称十方之首。
莫不佛前受记。法中出家。
湛然观心。了然见性。
学无学。自有證明。
因非因。本来清净。
顿渐者。欲依其根。
设戒律者。将摄乎乱。
然后微妙之义。深入一如。
广大之功。遍满三界。
则知和雅所训。皆法乘。
慈悲所加。尽为佛子。
是以无言之教。响之若山。
不舍之檀。列之如市。
则有和上寺主坚意者。凭信之力。
统僧之纲。崇现前之因。
鸠最后之施。相与上座崇泰都维那昙庆等。
至矣广矣。经之营之。
身田厎平。福河流注。
今昔纷扰。杂事夥多。
是以功累四朝。法崇七代。
感化可以函灵应。缘起所以广元河。
故得尊容赫曦。光联日月。
厦屋宏敞。势蹙山川。
回向有足度四生。镇重有足安万国。
岂伊一邱一壑之异。一水一石之奇。
禅林玲珑。曾深隐见。
祥河皎洁。丹雘澄明而已哉。
咸以为表于代者。业以成形。
藏于密者。法亦无相。
非文曷以陈大略。非石曷以示将来。
乃命道奂禅师。千里求蒙。
一言书事。专精每极。
临纸屡空。愧迷津之未悟。
法主之可通。其词曰。
西域传。耆阇山。
世尊成道于其间。南部洲。
嵩岳寺达摩传法于兹地。
天之柱。之宫。
赫奕兮飞九空。禅之门。
觉之径。密微微兮通众圣。
镇四国。定有力。
开十方。慧有光。
立丰碑之隐隐。表大福之穰穰。
鲁直浴室题名后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一
后五百岁浴室丘墟,六祖变灭,苏、范、黄、陈尽为鬼录,而此书独存,当有来者会予此心,拊掌一笑。
是月十五日戊子,子瞻书。
唐思恒律师志铭 唐 · 常东名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六
道不虚行。
必将有授。
受圣教者。
律师而谁。
律师讳思恒
俗姓顾氏
吴郡人也。
曾祖明。
左监门大将军
祖元。
隋门下上仪同三司莱芜郡开国公使持节洪州诸军事洪州刺史
父艺。
皇朝恒州录事参军
并东南之美。
江海之灵。
丞相之端严。
散骑之仁厚。
以积善之庆。
是用诞我律师焉。
律师禀正真之气。
含太和之粹。
生而有志。
出乎其类。
越在幼冲。
性与道合。
儿戏则聚沙为塔。
冥感而然指誓心。
乃受业于持世法师
咸亨中
敕召大德入太原寺。
而持世与薄尘法师皆预焉。
律师深为尘公所重。
每叹曰。
兴圣教者。
其在兹乎。
承制而度。
年廿而登具戒。
经八即预临坛。
参修素律师新疏讲八十馀遍。
弟子五千馀人。
以为一切诸经。
所以通觉路也。
如来金口之言。
靡不该涉。
菩萨宝坊之论。
皆所研精。
天下灵境。
所以示圣迹也。
乃涉方山五台
闻空声异气。
幽岩胜寺。
无不经行。
感而遂通。
所以昭灵应也。
尝致舍利七粒。
后自增多。
移在新瓶。
潜归旧所。
有为之福。
所以济偫品也。
造菩提像一铺。
施者不能爱其宝。
涂山寺一所。
仁者于是子而来。
洗僧乞食。
以生为限。
写经设斋。
惟财所极。
忘形杜口。
所以归定门也。
秀禅师受微妙理。
一悟真谛。
果符宿心。
寂尔无生。
而法身常在。
湛然不动。
而至化滂流。
于是能事毕矣。
福德具矣。
以见生为过去。
则弃爱易明。
以遗形为息言。
则證理斯切。
乃脱落人世。
示归其真。
开元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终于京大荐福寺
年七十有六。
和帝代召入内道场。
命为菩萨戒师。
充十大德。
统知天下佛法僧事。
图像于林光殿。
御制画赞。
律师固辞恩命。
屡请归闲。
岁馀方见许焉。
其静退皆此类也。
属纩之夜。
灵香满室。
空乐临门。
悠尔而逝。
若有迎者。
盖应世斯来。
自天宫而暂降。
终事则往。
非人寰之可留。
弟子智舟等。
彼岸仍遥。
津梁中夺。
心猿未去。
龙象先归。
禅座何依。
但追坟塔。
法侣悲送。
且倾都鄙。
其年十二月十五日
葬神禾原涂山寺东。
各愿托胜因。
思陈盛美。
法教常转。
自等于圆珠。
雕斲斯文。
有惭于方石。
铭曰。
圣立万法。
法无二门。
以身观化。
从流讨源。
有为舍筏。
无生定猿。
律师尽妙。
像教斯存。
我有至静。
永用息言。
示以形逝。
留乎道尊。
有缘有福。
求我祇园。
兴国寺浴室院六祖画赞(并叙)1088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一、《东坡禅喜集》卷二、嵩岳文志续补、《说嵩》卷三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兴国寺
嘉祐初进士,馆于兴国浴室老僧德香之院。
浴室之南有古屋,东西壁画六祖像。
其东,刻木为楼阁堂宇以障之,不见其全,而西壁三师,皆神宇靖深,中空外夷,意非知是道者不能为此。
书其上曰:蜀僧令宗笔。
予初不闻名,而家有伪待诏丘文播笔,画相似,殆不可辨。
曰:「宗岂师播者耶」?
已而问诸蜀父老。
曰:「文播,汉州人,弟曰文晓,而令宗其异父弟,或曰其表弟也」。
皆善画山水人物竹石,其品在黄筌、句龙爽之间。
文播之子仁庆,尤长于花实羽毛,赵昌所师者。
予去三十一年,而中书舍人彭君器资,亦馆于是。
予往见之,则院中人无复识予者。
独主僧惠汶,盖当时堂上侍者,然亦老矣。
导予观令宗画,则三祖依然尚在荫翳间。
予与器资相顾太息。
汶曰:「嘻,去是也何有」。
乃徙置所谓楼阁堂宇者,北向而出之,六师相视,如言如笑,如以法相授。
都人闻之,观者日众,汶乃作栏楯以护之。
器资请余为赞之,曰:
少林傃壁,不以为碍。
弥天同辇,不以为泰。
稽首六师,昔晦今明。
不去不来,何损何增。
俯仰屈信,三十一年。
我虽日化,其孰能迁之?
月台有作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高台宝月旧庄严,胜概登临得尽兼。
积水有涛环四面,数峰如画入重檐。
传衣人远空馀树,铸鼎龙遥久坠髯。
世外世间何限恨,愧无新赋拟江淹(台多菩提树,最古。六祖新兴人,传衣还,隐端州诸山中十馀年,乃开法。鼎湖山在高峡北,皆台上所见也。)
孙平子请祔孝和皇帝 唐 · 陈贞节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一
王制。
天子七庙。
三昭三穆。
太祖而七。
昭穆者。
父子之位。
则知七代之庙。
无兄弟之义矣。
殷继成汤
至于帝乙
父子兄弟。
十有二君。
其正代止六而已。
易乾凿度曰。
殷之帝乙
六代王也。
此即兄弟不数为代之明据也。
又殷人六庙。
亲庙四。
而六。
殷代兄弟四人。
相次为君。
若以为代。
便当上毁四室。
如此。
则无复祖祢之祭矣。
古之庙位。
自祢已上。
极于太祖
虽数溢迭毁。
随而上迁。
三昭三穆。
未尝有阙也。
又礼。
大宗无子。
则立支子。
又曰。
为人后者为之子。
无兄弟相为后之文。
所以舍至亲。
取远属。
盖以兄弟一体。
无父子之道。
故父子曰继。
兄弟曰及。
礼兄弟不相入庙者。
假如兄弟代立。
孙侄承统。
告享之日。
不得称嗣子嗣孙。
则当上列云伯考伯祖。
下系云侄子侄孙。
此乃何成七庙之位号。
何成继统之义序焉。
斯又不可之甚者也。
后汉论次昭穆。
定所继之统。
以为盘庚不序阳甲之庙。
而上继先君。
光武不入成帝之庙。
而继元帝
以弟不可继兄故也。
又殷十二代。
唯三祖三宗。
明兄弟相及。
自别立庙。
不必继之七代也。
汉祖列叙七庙。
惠帝不入其数。
岂非文帝之嫡兄乎。
文帝代立。
子孙克昌。
为汉之太宗
晋景亦晋文之兄。
景帝绝嗣。
不列七庙之数。
何以知之。
永兴元年谥代祖
景帝为从祖也。
若以晋武越次尊崇其父。
而致庙坏。
遂及乱亡。
何因汉氏迁出惠帝
宗尊文帝
而享代二十有四。
历年四百三十。
殷庙何尝见隳。
汉朝未始经折。
殷汉之盛。
委而不言。
鲁晋之灾。
引以为喻。
是以春秋书太室坏者。
乃垂明诫。
何必闵僖。
晋太庙所以毁折者。
天诛奢丽。
不以迁庙。
然天子七庙。
诸侯五庙。
辨贵贱之差也。
父子相继。
亿万人之心也。
昭穆列序。
重继统之义也。
孝和皇帝若与圣贞皇帝相亚在庙。
正成六代。
何以辨贵贱乎。
裔嗣绝灭。
何以宗后代乎。
昭穆失序。
何以成继统之义乎。
况国家远遵殷之阳甲
近法汉之成帝
特以孝和实中兴之明主。
开百代不毁之庙。
立园寝。
永以宁神。
岁时烝尝。
与国终始。
有何不可乎。
孝和在则天末年。
自身处储嗣。
昌宗小竖。
素宣威权。
恶盈稔贯。
众所共弃。
南衙宰相归奉。
北门则将军向从。
推崇嗣君。
谁曰不可。
岂若韦氏悖逆。
干纪乱常。
总军国之权。
操生杀之柄。
既行不轨。
欲振凶威。
将诛懿亲。
以绝人望。
睿宗大圣贞皇帝枕戈代邸。
泣血待晨。
志切仇雠。
义殷家国。
沈谋内断。
委策圣明。
开元神武皇帝仰禀成规。
俯怀秘略。
挺身奋臂。
突入北军。
不及终宵。
一戎定保。
致君亲于尧舜
拯社稷于阽危。
自开辟以来。
未之有也。
建立圣明之副。
宏宣祖宗之业。
前史不疑汉文继统。
今亦何怪圣贞之代宗乎。
礼兄弟相继。
不称嗣子。
而曰及王。
明当用继先君不继兄之绝统也。
睿宗虽代孝和而立。
故当同继高宗
则两室并存。
便成二穆。
求之于礼。
不可同列于庙。
必须一室别居。
开元皇帝光临区宇。
主祭宗庙。
岂容旁继伯考之绝绪。
遂弃已亲之正统乎。
乃云太庙坏。
缘跻圣贞所致。
僖公后薨。
迁居闵公之上。
称为逆祀。
取类当今。
圣贞皇帝亚室高宗
孝和皇帝特出立庙。
孝和升新寝之后。
圣贞方上祔高宗
斯则未尝一日跻居孝和之上。
引此为證。
岂非诬罔朝廷耶。
孙平子云。
春秋传称君薨卒哭而祔。
祔而作主。
特祀于主。
烝尝禘于庙。
今日有违于此者。
自山陵甫终。
九虞卒哭。
特祀正寝。
祔于太庙。
四时享祭。
于礼何亏。
平子又云。
子虽齐圣。
不先父食。
昔禹不先鲧。
不先契。
文武不先不窋
自去岁升祔之后时。
孝和新庙未尝乐悬。
所以差辰。
缘阙备物。
初非承制
盖是权宜。
修教若成。
即当同日。
礼增华省。
具列事由。
岂缘尊卑。
致隔先后。
借如睿宗一室。
诚卑孝和
不可缘睿宗之卑。
六祖之祭。
重尊之道。
礼极继先。
因亲之义。
情殷旁及。
平子云。
今太庙毁。
由臣下阿曲之过。
恐危陛下之国。
太康五年
宣帝地陷梁折。
八年正月
太庙殿毁。
改作新庙。
筑阶及泉。
远徵名材。
杂以铜柱
十二年四月乃成。
十一月又梁折。
据此言之。
天降灾谴。
非枯朽者也。
孔子在齐。
景公在焉。
左右曰。
周使至。
言先王庙灾。
孔子曰。
此必釐王
釐王变文武之制。
而作元黄华丽之饰。
故天诛其庙焉。
有顷。
左右报所灾者釐王
景公曰。
善哉。
圣人之智过人也。
故晋之太庙。
掘地及泉。
杂以铜柱
缀以珠玉。
踰先王之制。
降皇天之罚。
釐王之庙。
异代同诛。
今国家太庙。
因隋旧制。
开皇之际。
创造新都
移故太极殿
苻坚所造。
经今将四百年。
日月滋湥。
朽蠹而毁。
晋朝则新构梁折。
岂得非灾。
唐朝则岁久檐摧。
诚何足怪。
夫论徵说咎。
须义正经理。
苟异于斯。
便成妖妄。
平子不识忌讳。
肆其狂瞽。
危言高论。
谤讼朝廷。
引衰晋之朝。
比圣明之代。
惑乱视听。
渐不可长。
平子又云。
庙虽造毕。
灾尚未除来有何变故。
然史册垂范。
义实多门。
妖孽之兴。
理难固必。
庙檐坠落。
自有别由。
天道难知。
岂得专尤别庙。
且庙屋虽年湥朽坏。
圣上犹兢惧不已。
尊儒学于内殿。
刑书于外朝。
居纤以礼。
侧身修德。
同殷汤之罪已。
等周文之小心。
纵今荧惑守辰。
犹能退舍。
况咎徵不见。
逆说其灾。
平子又云。
庄公三十二年薨。
闵公二年吉禘。
自薨至禘。
尚有二年。
春秋犹非其失礼。
禘。
其可得乎。
不亦太速乎。
后又云。
春秋閒淫雨弥旬。
伤稼败邑。
汉书五行志。
简宗庙不祷祀。
逆天时。
则致此灾也。
夫水以润下为体。
不能润下者。
水德微也。
何系于淫雨哉。
斯乃妄引淫雨。
證成咎徵。
牵合灾祥。
推于宗庙。
平子既前非速于祭禘。
后嫌不祷祀。
前后立义。
互相矛盾。
速称越礼。
复贻灾。
未详二途。
何者为
且祔后时享。
与禘全殊。
烝礿无愆。
何名为。
虐旱淫雨。
时运或然。
尧日年。
安能累德。
平子言伪而辩。
礼所不容。
南华寺六祖塔功德疏110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一、《曹溪通志》卷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韶关市曹溪;南华寺
朝奉郎提举成都府玉局观苏轼,先于绍圣之初,谪往惠州,过南华寺,上谒六祖普觉大鉴禅师而后行。
又谪过海南,遇赦放还。
今蒙恩受前件官,再过祖师塔下
全家瞻礼,饭僧设浴,以致感恩念咎之意,为禳灾集福之因。
具疏如后。
伏以窜流岭海,前后七年;
契阔死生,丧亡九口。
以前世罪业,应堕恶道;
故一生忧患,常倍他人。
今兹北还,粗有生望。
伏愿六祖普觉真空大鉴禅师,示大慈悯,出普光明。
怜幼稚之何辜,除其疾恙;
念馀年之无几,赐以安閒
敢不自求本心,永离诸障;
期成道果,以报佛恩。
请超公住持南华寺1097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曹溪通志》卷五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经略、转运、提刑提举常平茶盐、市舶司窃见韶州南华禅寺,乃六祖大鉴禅师道场,见阙住持安众,今敦请广州报恩光孝禅寺住持超公禅师住持南华禅寺,开堂演法,为国焚修祝延圣寿者。
右伏以从前谛义,首判风幡;
向后恩缘,为留衣钵。
脚迹俨然似旧,路头自何通行。
公禅师法性当权,南宗长价。
望佛乡而相接,振以何难。
正须飞锡横空,肯以宿起恋。
林泉胜处,皆曹溪常住生涯;
钟鼓新时,看大鉴嗣孙手段。
谨疏。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郑审官秘书少监,时谪贬江陵李之芳吐蕃归,拜礼部尚书,改太子宾客。)767年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瀼西
引用典故:哀途穷 安石 查上 著鞭 熊罴 君平 神女 烹鲤 子敬毡 善价 忘筌 登龙 雕虫 跕鸢 服虔 耿贾 管宁 鸿雁 江令锦袍 栗过拳 匡鼎 伶伦 陆池莲 岷岭芋 蓬山 青田鹤 偓佺 萧曹 效鹰鹯 阴何 云台 燥湿弦 置驿
绝塞乌蛮北,孤城白帝边。
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
雄剑鸣开匣,群书满系船(一作所向皆穷辙,馀生日系船)
乱离心不展(一作转),衰谢日萧然。
筋力妻孥问,菁华岁月迁。
登临多物色,陶冶赖诗篇。
峡束沧(一作苍)起,岩排石(一作古)(石楠也)圆。
拂云霾楚气,朝(一作潮)海蹴(一作衬)吴天。
煮井为盐速,烧畬(楚俗烧种田曰畬)度地偏。
有时惊叠嶂,何处觅平川
鸂鶒双双舞,猕猿垒垒悬。
碧萝长似带,锦石小如钱。
春草何曾歇,寒花亦可怜。
猎人吹戍火,野店引山泉。
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
两京犹薄产,四海绝随肩
幕府初交辟,郎官幸备员。
瓜时(一作仍,一作拘)旅寓,萍泛苦(一作若)夤缘。
药饵虚狼藉,秋风洒静便
开襟(一作袪)瘴疠,明目(一作拂)云烟。
高宴诸侯礼,佳人上客前。
哀筝伤老大,华屋艳神仙。
南内开元曲,常时弟子传。
法歌变转,满座涕潺湲(原注:都督柏中丞筵闻梨园弟子李仙奴歌)
吊影夔州僻,回肠杜曲煎。
即今龙厩水,莫带犬戎膻(原注:西京龙厩门,苑马门也,渭水流苑马门内)
耿贾王室萧曹御筵
(一作秉)威灭蜂虿,戮力(一作教)鹰鹯
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
国须行战伐,人忆止戈鋋。
奴仆何知礼,恩荣错与权。
胡星一彗孛(一作闇),黔首(一作首恶)逐拘挛。
哀痛丝纶切,烦苛蠲。
业成陈始王,兆喜出于畋(谓代宗践位)
宫禁经纶密,台阶翊戴全。
熊罴吕望鸿雁周宣
侧听中兴主,长吟不世贤。
音徽一柱数,道里下牢千(原注:郑在江陵李在夷陵
郑李光时论,文章并我先。
阴何尚清省,沈宋歘联翩。
律比昆崙,音知燥湿弦
风流俱善价,惬当久忘筌
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
虽云隔礼数,不敢坠周旋。
高视收人表,虚心味道玄
马来皆汗血,鹤唳必青田。
羽翼商山起,蓬莱汉阁连。
管宁纱帽净,江令锦袍江总有山水衲袍赋)
东郡夷陵,在夔州东)时题壁,南湖江陵有湖亭)日扣舷。
远游凌绝境,佳句染华笺。
每欲孤飞去,徒为百虑牵。
生涯已寥落,国步乃(一作尚)迍邅。
衾枕成芜没,池塘作弃捐(原注:平生多病,卜筑遣怀)
别离忧怛怛,伏腊涕涟涟。
露菊班丰镐,秋蔬(一作菰)涧瀍
共谁论昔事,几处有新阡。
富贵空回首,喧争著鞭
兵戈尘漠漠,江汉月娟娟。
局促看秋燕,萧疏听晚蝉
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沈绵。
卜羡君平严君平挂百钱杖头事,与阮孚同,岑参《卜肆诗》亦云:“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下有。”),偷存子敬毡
囊虚钗钏,米尽坼花钿。
甘子阴凉叶,茅斋八九椽。
阵图沙北岸,市暨瀼西巅(原注:峡人目市井处曰市暨)
羁绊心常折,栖迟病即痊。
紫收(一作秧)岷岭(一作下),白种陆池(一作家)
色好胜颊,穰多过拳
敕厨唯一味,求饱或三鳣。
儿去看鱼笱(一作俗异邻蛟室),人(一作朋)来坐马鞯。
缚柴门窄窄,通竹溜涓涓。
堑抵公畦(原注:京师农人指田远近,多云几棱,棱音去声),村依野庙壖。
缺篱将棘拒,倒石赖藤缠
借问频朝谒,何如稳醉(一作昼)眠。
谁云行不逮(一作达),自觉坐能坚。
雾雨银章涩,馨香粉署妍。
紫鸾无近远,黄雀翩翾
困学从众明公勉旃
声华夹宸极,早晚到星躔。
恳谏留匡鼎,诸儒引服虔
不逢(一作过)输鲠直,会是正陶甄。
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
云台终日画,青简为谁编。
行路难何有,招寻兴已专。
由来具飞楫,暂拟控鸣弦。
身许双峰寺蕲州双峰山有东山寺曹溪宝林寺后亦有双峰,门求七祖(禅门南能、北秀,分列二宗,弟子各立其师为六祖。北宗逐立秀之弟子普寂为七祖。能后无闻焉,甫归心南宗,故曰身许双峰,欲求七祖也)
落帆追宿昔,衣褐向真诠。
安石名高晋(原注:郑高简太傅之风)昭王客赴燕(原注:李宗亲有燕昭之美。燕,周之裔)
途中非阮籍查上张骞
披拂(一作晤,一作豁)云宁在,淹留景不延。
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他日辞神女,伤春怯杜鹃。
淡交随聚散,泽国绕回旋。
本自依迦叶天竺二十五祖之首),何曾藉偓佺偓佺松实,体生毛数寸,能飞行逐马)
炉峰生转盻,橘井(在马岭山尚高褰。
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鸢马援曰:“我在浪泊西里,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
晚闻妙教,卒践塞前愆
顾凯丹青列,头陀琬琰镌王屮头陀寺碑,为世所重)
众香深黯黯,几地(佛家有十地)肃芊芊。
勇猛为心极,清羸任体孱。
金蓖空刮眼,镜象未离铨(一作平等未难铨)
重修昭觉寺 宋 · 李畋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成都文类》卷三七、《全蜀艺文志》卷三八、《蜀中名胜记》卷三、嘉庆《四川通志》卷三八、光绪《重修昭觉寺志》卷三、民国《简阳县志》卷一三
妙色非相,有相则尊;
真谛无言,有言则大。
矧夫法身普现,帝网交映,宝月破昏于浊际,静刹植福于沙界,肃五蕴之纷扰,具十善之庄严,惠照倒迷,无一遗者,斯相之尊也。
法音赞运,群动无妄。
大云秘藏于贝阙,师子敷座于绀宇,摄四大之种性,归一如之总持,解脱障缠,无一悖者,斯言之大也。
既尊且大,则有为之教兴,无涯之利显,在乎人天寅奉,王臣护持。
尘劫不迁,是曰常住,其斯之谓欤。
昭觉寺成都福地,在震之隅。
先是,眉州司马董常宅,旧名建元,其缔构绍嗣之由,具萧相国遘碑悉之矣。
唐乾符丁酉岁,为了觉大禅师宴居之所。
禅师法号休梦姓韩氏京兆万年人
宣宗兴复象教,乃应诏诵经,对御落采,配终南山捧日寺。
具大戒于律师神祐,悟般若于石霜庆诸,参法要于百丈怀海,契心印于洞山良价
初至洞山洞山问:「近离何处」?
曰:「湖南」。
又问:「途中还见异人否」?
曰:「若是异人,不涉途中」。
深器之。
后领旨寓蜀,始立一大寺,辟甘露门。
开堂日,僧问:「净名大士入不二法门,旨趣如何」?
曰:「山僧未敢举明」。
又问:「若是,即事理不分」。
答云:「扁舟已过洞庭湖」。
凡言峻机悟,以复如是。
剑南节度使崔公安潜奏改建元,敕赐今额,仍给紫衣一袭,式光宗教
未几,僖宗出狩,驻跸西州,召禅师说无上乘,若麟德殿故事。
由是开沃圣虑,握乾纲而不动;
运输神力,回天步而高引。
玉銮反正而帝眷弥深,赐禅师紫磨衲衣三事,龙凤氍毹毯一榻,宝器盛辟支佛牙一函,布展义之泽也。
明年,王氏建节制两川,于禅师申尊叔之礼,奏锡师号曰了觉大师
及王氏开国,而禅师灭度,享年八十一,僧腊五十一。
门人洪福等建窣堵于当寺后庵,以令身归之,谥曰「真隐之塔」。
尔后宗派传袭,真风炳然。
至今住持大德延美上人,以了觉大禅师五代祖。
上人阳安郡平泉人姓杜氏,礼本寺怀进大德为出家师,依彦通律师授具足戒。
性惟真实,体本虚静,开口无机化,不言而鸥狎。
虚怀善应,施不求而谷盈。
禅林果熟,薝卜弥香,苑地灵,黄金争布,作大利益,须非常人,美公之谓欤!
兹寺有常住沃土三百廛,涤场敛穧,岁入千耦,并归寺廪,与众共之。
有舟航大贾输流水之钱,山泽豪族舍金穴之利,五铢一缕,悉归寺府,无一私者。
由是搆朴斲之材,较班输之技,而兴修之议,于是集矣。
寺之殿宇,旧且百间,今广而增者三百。
建正殿,塑金释迦像一躯,为黑白扳足之地;
修经藏,挟唱梵之堂四,为权实转轮之所。
广方丈之室,传达摩心;
备水陆之仪,宣梁武教。
及罗汉六祖翊善大悲,各列一堂。
又分千部经为东西龛,续建纪天列宿堂一所,仍加壮丽。
以至安毳侣、供公庖,局次有叙;
厨仓寮库、斋厅浴室,重门挟屋,启闭以时。
上缝瓦以如鳞,下密砖而若砥。
左瞻右顾,俱是道场;
一起一居,无非佛事。
寺之旧址,复于颓垣,鞠为茂草,仅百年矣。
以至悖蹊樊圃,可畏其邻;
认牛忘羊,莫分其主。
美公一旦竖版筑以绳之,兴百堵,轸旧封,葺墙五百馀间,周匝园圃,而邻相让,无一违者。
凡供食之丰洁,法席之华焕,时一大会,朝饭千众,累茵敷坐,如升虚邑,未有一物,爰假外求。
寺之胜迹,有僖宗幸蜀放随驾进士三榜题名记,陈太师六祖像,萧相国文建寺碑,会稽孙位画行道天王、浮丘先生、松竹,张南本水月观音翰林待诏失名氏,今寺额始自长安降到。
昭觉寺额,俱经乱不亡,为唐故事。
斯皆化感利舍护持之力也。
大中祥符戊申岁承领住持,迨三十有馀载矣。
惟食不兼味,衣不重茧。
言必谛信,故人无间言;
行必总持,故身无择行。
深入无碍,物我不二。
《经》云:「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
吾见其人矣。
然能为爱河之舟楫,不住中流;
开觉路之康庄,俾求道。
故入其门者,如逊般若之岸,似升毗尼之堂。
树绕七重,尘无一点,信花界之胜果,锦江之田者焉。
尚能韬光愈晦,功成不居,耳闻赞扬,口称惭愧,是谓常住不住,所得非得者乎!
今门人赐紫沙门人逊谓布施回向,叹未曾有者,典教宗尚,宁可阙欤?
遂持了觉禅师诰敕三通,修寺行状数纸访,请纪茂实。
且念景德初与今岳阳张都官逵肄业于兹,倏尔岁寒,永言梦寐。
山阴都讲,曾栽挥麈之
衣锦相□,□□偷光之壁。
及乎尝醍醐之味,目琉璃之色,为日久矣。
德我既深,固不牢让。
大哉!
开群迷之眼,俾瞩乎大明,象设之谓也;
安□动之心,俾谐乎一法,言教之谓□。
□□□相则尊,所以祛其幻相;
有言则大,由是辩其魔言。
令蠢动廓然,见种种性,曰实曰权,归乎一揆,付诸佛子,历劫奉持,非师释氏之雄者,其孰能与于斯文!
锡杖泉 北宋 · 张士逊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灵踪遗几载,卓锡在高岑。
妙法归何地,清泉流至今。
苔花生细细,云叶映沈沈。
桂魄皎清夜,分明六祖(以上同上书卷九三《广南东路·南雄州》)
左溪大师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百亿三昧。
无非度门。
于觉照中。
而得自在。
过去大士。
时惟左溪
傅氏之子。
法号元朗
字惠明
其先北地泥阳人
汉魏大族。
随晋南度。
家于义乌
今为东阳义乌人也。
自江夏太守梁居士翕。
贤达相承。
世谓居士为诸佛化身。
杳不可测。
左溪居士六代孙。
梵行之门。
宜生上德。
母葛氏。
梦天降灵瑞。
而娠左溪
心静体安。
及于乳育。
生九年矣。
辞家入道。
兼综偫言曰。
此法门之畎浍也。
如意年中薙度。
义乌清泰寺。
光州岸律师受具戒。
会稽印宗禅师商律部。
重山深林。
怖畏之地。
独处岩穴。
凡三十年。
宴居左溪
因以为号。
每言泉石可以洗昏蒙。
云松可以遗身世。
吾以此始。
亦以此终。
于所居之方。
建立精舍。
约而不陋。
跪忏其间。
如来诸大弟子。
皆菩萨僧。
大迦叶之头陀。
舍利佛之智慧。
罗喉罗之密行。
须菩提之解空。
由此四者。
皆最上乘。
同趣异名。
分流合体。
舍利佛先佛灭度
佛以心法付大迦叶。
此后相承。
凡二十九世。
至梁魏间。
有菩萨僧菩提达摩禅师
传楞伽法。
八世至东京圣善寺宏正禅师
今北宗是也。
达摩六世至大通禅师
大通又授大智禅师
降及长安山北寺融禅师
盖北宗之一源也。
达摩五世至璨禅师
又授能禅师
今南宗是也。
达摩四世至信禅师
又授融禅师
牛头山
今径山禅师承其后也。
至梁陈间。
慧文禅师学龙树法。
授惠思大师
南岳祖师是也。
思传智者大师
天台法门是也。
智者灌顶大师
灌顶缙云威大师
缙云东阳威大师
左溪是也。
又宏景禅师得天台法
荆州当阳
真禅师
俗谓若和尚是也。
左溪所传。
止观为本。
祇树园内。
常闻此经。
然灯佛前。
无有少法。
因字以诠义。
因义以明理。
因理以同如。
定慧双修。
空有皆舍。
此其略也。
菩萨或以性海度。
或以普门化。
香象至底。
弥楼最高。
其馀幽赞不知。
充满法界。
夫知上法易行。
上法难修。
上法易證。
上法难明。
左溪为有。
则实无所行。
左溪为无。
则妙有常住。
视听之表巍巍。
左溪恭禅师重研心法。
唯十八种物行头陀教。
厥后奉东阳威大师
得最上乘。
诠第一义。
现声闻像。
宏大觉心。
大无可名也。
偏袒跪膝。
奉观音上圣。
愿生兜率天。
亲近弥勒。
殚罄衣钵。
严具尊仪。
焚香稽首。
则舍利降。
灵光发。
寺非正阳。
屋宇凋落。
殿移则像毁。
财匮则力艰。
左溪锡杖指挥
工人听命。
如从旧贯。
俨若天成。
心不离定中。
口不尝药味。
耄期之岁。
同于壮龄。
告门人曰。
吾六印道圆。
万行无碍。
戒为心本。
汝等师之。
天宝十三载九月十六日就灭。
春秋八十二。
僧夏六十一。
四辈号恸。
如慕如疑。
香花幢幡。
雷动山谷。
乡人或梦左溪居宝阁第四重者。
寤告其邻。
与之梦协。
兜率天者。
第四天也。
愿力所届。
广度人天。
既荼毗已。
门人分舍利
起塔于左溪之西源。
遵相法也。
城邑之人。
愿获亲近。
分半舍利
起塔于州之东原。
申永慕也。
左溪僻在深山。
衣弊食绝。
布纸而衣。
掬泉而斋。
如缯纩之温。
均滑甘之饱。
诵经则翔禽下听。
洗钵则腾猿跪捧。
宴坐一室。
如法界之乐。
萧然一院。
等他方之游。
或问曰。
万行皆空。
云何苦行。
对曰。
本无苦乐。
妄习为因。
众生妄除。
我苦随尽。
又问曰。
山水自利。
如聚落何。
对曰。
名香挺根于海岸。
如来成道于雪山。
未闻笼中。
比大辽廓。
至若旱蛙跃流。
瞽犬视。
雷云兴而猎者舍弓矢。
鳞介绝而渔者坏罾梁。
举其倬然。
曷可殚载。
弟子衢州龙邱九嵓寺僧道宾越州法华寺僧法源僧神邕本州灵隐寺僧元净栖嵓寺僧法开苏州报恩寺僧道尊。
皆菩萨僧。
左溪之秘藏。
常州福业寺僧守真杭州灵曜寺僧法澄灵隐寺法真明州天宝寺僧道源净安寺僧惠从本州开元寺僧清辨。
纯得醍醐。
左溪之道味。
入室弟子本州开元寺僧行宣常州妙乐寺僧湛然
见如来性。
左溪之法门。
新罗法融理应英纯。
理应归国。
化行东表。
左溪之妙愿。
菩萨戒弟子傅礼王光福等。
菩萨惠芽。
左溪之一雨。
辨禅师等荷担遗烈。
见请斯文。
铭曰。
磁石凑金。
流见月。
法与心起。
缘随定设。
众生未度。
我为舟筏。
将如赵代
岂望荆越。
趋道云何。
知之在行。
殈烦恼●8B6D。
归寂灭城。
不住之住。
无生之生。
兜率天乐。
徘徊下迎。
潺湲左溪
东入苍海。
青松白日。
人亡地在。
四辈尽哀。
时乎不待。
颂德空岭。
劫尘无改。